泰科电子:乘势敏行,汽车智能化与电气化业务高幅增长

现阶段,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双重变奏:一方面,产业内部呈现典型的quot;内卷化quot;特征;另一方面,智能化、电动化浪潮正重塑产业格局,形成万亿级市场风口。在新的市场节奏下,我们看到,不少具有战略前瞻性的企业通过敏捷灵活的响应体系,冲破挑战,赢得了业务上的高速增长。

近日,全球知名的汽车连接器技术提供商泰科电子 在介绍其中国区汽车业务发展情况时指出,公司2024年乘用车业务增长5.8%,其中与智能化相关的高速高频产品线增长51%,与电气化相关的高压产品线增长28%。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部分新车发布会宣讲资料上,这家企业赫然出现在车企公示的为数不多的优质供应商名单中。

在行业内卷加剧,本土企业快速崛起的情况下,作为一家外资Tier 2供应商依旧能逆势高幅增长,且赢得车企高度认可,实属不易。这当中,TE究竟作对了什么,又有哪些战略思考值得行业借鉴?一起来了解下。

乘势敏行,将技术窗口期转化为市场护城河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驾驶渗透率达47.9%;2025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超过50%,汽车智能化、电气化大潮已势不可挡。

TE汽车业务快速增长的关键,便是乘势敏行,抓住了这一技术风口期。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早在智能化与电动化趋势初露端倪之时,TE便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风向标,并制定了全面的本土化战略,尤其是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全面布局。

在电气化方面,TE在2009年便推出了第一代高压产品,并在此后持续进行本地化研发创新,推出了命名为“采石矶”的高压超充连接器CSJ-FLX,现已赋能全球主机厂。而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TE还展示了新能源充电、高压动力总成、辅助用电、电池包和电路保护的连接解决方案,如为10C级电池包提供“兆瓦级”供电的全链路、一站式超充连接方案,以及适配800V平台的新一代HVA280连接器等。

智能化方面,从2021年起,TE便进行了创新布局。如今,其高速高频连接器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多应用领域。在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TE也展示了诸多创新方案,如在智驾感知端连接方面,首次展示了集成GEMnet万兆级差分连接的激光雷达混合式连接器,赋能汽车实现智能驾驶功能升级。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连接领域,MATE-AX与TMF两种界面的小型化同轴产品,可助力摄像头、驾舱屏显和天线连接随心搭配。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快响应中国车市所需,2022年,TE启用中国汽车事业部新工程技术中心,聚焦电动化和智能化产品的工程研发。目前该技术中心已拥有1100名工程师,发明专利达160项,这些本土创新力量成为了公司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主机厂的创新地位和创新精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此前所有本地创新的产品得以快速落地。现在我们很多的创新,已做好了从中国走向全球的准备。” 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孙晓光说到。

所有的前瞻布局和本地化创新,使得这家全球化公司在智能电动汽车高速发展之时,能够接得住。“总的来说,我们赢在了天时,赢在了地利,赢在了人和。在机会没有来之前,就准备好了所有的方案,已经想到了客户要什么,这就是天时。天时不是说机会来了你就能抓得住,而是你为了这个机会是否做足了准备。” 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销售市场高级总监郑荣表示。

据麦肯锡研究,把握住转型窗口期的企业估值溢价可达行业平均的2-3倍。在智能电动风口到来之前,诸如TE这样具有战略前瞻性的企业已构建起quot;技术预判-快速验证-敏捷量产quot;的响应体系,将技术窗口期转化为市场护城河。

质量为盾,以客户时间表为时刻表

在智能化与电动化领域,质量始终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高技术没有高质量做支撑,这个高技术实际上只是浮云。尤其是在智能化领域,连接器事关数据和信号传输,与驾驶安全息息相关。

TE深知这一点,因此在质量保障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如将端子、线束与连接器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质量问题,避免了单一部件的质量隐患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同时,TE还引入了全自动化组装线与百分之百的质检流程,确保了每一个产品的高质量输出。

“在质量保障方面,我们形成了全链路的闭环,既然客户把信任交给我们,我们就应该把高质量交给他们,给他们安全感。”孙晓光说到。

除了质量外,我们看到,新车开发周期缩短,上市即量产或交付。对于供应商而言,要面对的车型越来越多,如何精准预判并快速满足市场需求,成为一大新的课题挑战。

“当市场需求突然上涨,要瞬间满足所有客户所有车型的交付,要面对诸多错综复杂的料号,其实考验的是科学排产,考验的是团队的决策和反应速度。在此方面,我们拥有成熟的生产和供应商管理体系,如在过去几个月内我们完成了几十个车型辅助驾驶产品的从零到量产过程,并开发了350个料号进行紧急交付。“郑荣表示。

此外,他补充指出, 到目前为止,TE已经具备了千万级车子的整个智能驾驶跟智能座舱相关的配套能力,也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但很少出现过交付不及时的现象。

此外,面对订单的不断上涨,TE在本地化产能扩充的速度也在加快。据了解,目前国内已设有7个工厂,基本实现了100%的本地化生产。

多赢合作,推动行业联合创新

自2024年以来,国内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技术内卷加剧。包括连接器在内的诸多产品,降价空间越来越小。

在此境况下,TE提出了“多赢”的概念,利用其在行业的影响力,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打破边界,促成联合创新,进而实现行业整体降本增效。

2024年初,TE发布了0.19m㎡多赢复合线。该方案是TE联合多家车企以及线束、设备、材料等上下游企业,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测试,最终解决线束行业20年无法突破的小线径难题。该技术方案成功实现了约60%的减铜,43%的减重,至少10%的降本,得到14家主机厂18款车型全方位论证,量产在即。

2025年年初,该司再度发起多赢2.0方案——实现汽车低压载流回路“铝代铜”。据了解汽车高压连接器年用铜量约达16万吨,低压线路更大,信号回路和载流回路的耗铜量分别在22万吨左右。铝代铜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减少铜的使用,减重降本。

“无论是小线径还是铝代铜,要想突破技术瓶颈,连接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我们作为全球连接器市场的核心力量,有义务去担当和促成。尤其是现阶段,整个行业极致内卷,降本增效是大势所趋,只有联合创新才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现在市场不缺竞争,缺的是空间。” 孙晓光坦言。

综上所述,泰科电子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卓越的产品质量与创新能力,在智能化与电动化领域取得了快速增长。公司的成功经验不仅为行业树立了典范,更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泰科电子将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为汽车行业的智能化与电动化进程贡献更多力量。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