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暑运创纪录,流动中国迸发旺盛活力

9.43亿人次!今年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同比增长4.7%的旅客发送量背后,是流动中国的生动写照。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铁路运输能力的提升,更映射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人民出行需求的持续释放。

今年暑运的亮眼成绩单,首先得益于铁路部门精准灵活的运力调配。通过实行暑期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铁路资源,用好新线新站能力,并根据12306售票大数据动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铁路部门在热门时段、方向和区间精准增加运力,有效满足了旅客出行需求。更值得称道的是,铁路部门保持了普速列车开行规模,开好公益性“慢火车”,为边远地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体现了交通运输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铁旅融合”成为今年暑运的一大亮点。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不仅串联起美食美景和人文名胜,更通过优化开行时刻,实现“昼游夜行”“快旅慢游”,为旅客提供了丰富的高品质旅行体验。579列旅游列车的开行,同比增长31%,直接为旅游经济和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跨境运输也成为新增长点,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616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3.5万人次,有效助力“跨境游”升温。

服务体验的持续提升同样可圈可点。学生旅客预约购票服务常态化运行,累计发售学生票1988万张;“高铁宠物托运”、“轻装行”等试点范围扩大;铁路到达旅客乘坐地铁免安检车站扩展至45个......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举措,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体现了铁路部门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货运方面同样表现不俗。7.02亿吨的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4.8%,其中电煤发送量达2.43亿吨,确保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25天以上,为各地迎峰度夏提供了坚实保障。国际联运保持稳定开行,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尤为难得的是,在创下客货运量新高的同时,铁路部门还经受了“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的考验,积极应对8轮强降雨和多个台风影响,通过停运、限速、迂回等措施主动规避风险,确保了运输安全稳定。

铁路暑运创纪录,是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和韧性的体现,也是铁路运输能力、组织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的结果。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不仅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更促进了人员流动、物资流通和经济循环,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张暑运成绩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流动的中国,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一个正在加速发展的中国。(文/王晓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